目录
哲学与政治学研究
“以《易》解庄”的学术源流及得失评判华云刚;5-16
《物不迁论》“不迁”的方便随缘前提与实相旨归杨本华;17-24
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》主题、语境及思想发育程度探析——从卢卡奇的一个观点说起安立伟;25-35
关于马克思《笔记》及《博士论文》的政治哲学解读述要潘玥斐;36-49
文史纵横
创伤记忆建构与文化身份认同——从文化记忆诗学视角看文化创伤的本质、目的与功能赵雪梅;50-57
衍义体的式微及其原因探析孙先英;刘丽莎;58-63
六朝至北宋中叶“志怪”文体归属问题探赜——以目录学为中心的考察解陆陆;64-74
南宋士人的占卜活动探析王逸之;牛舒瑶;75-86
康有为与理学之交涉重探范根生;87-98
节庆、认同与动员: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国庆纪念研究(1949—1956)周游;99-109
法学视界
从合作分工到机器代工:科技变革诱致发明人地位转变问题研究刘鑫;110-117
法律渊源新探:走向合法之法陆丽君;118-133
社会观察
当代青年生育意愿现状及提振策略研究——基于河北省的调查李茂;路瑞红;王晨阳;刘彤;134-142
基于代际差异视角的健康饮食研究李晓云;邵志明;高海薇;143-154
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畅销书发展轨迹及生产模式衍变汪敏;张轩;155-165
学科新探
概念史的意义和观念侨易——从《什么是概念史》《概念的历史分量》看概念史的学域空间与理论阐发叶隽;166-175
数据参与自然资源治理:从管理效率到分配公平张牧遥;176-188
游戏的解放功能严兆星;189-198
海外中国学研究
中国在联合国专门机构的领导职位及在联合国的代表性项佳谷;杨荣;199-211
董仲舒《春秋繁露》英译的微观史建构李娟;杜玺娜;赵媛媛;212-223
学术评论
本质主义文艺学的批判及其替代方案王伟;刘小新;224-230
从“文体”到“主体”——章太炎《文学总略》中的述学文体和言说姿态李雨轩;231-240
学人随笔
宋一秀老师指导我读列宁《哲学笔记》周振国;241-244
“白话文百人百论”十 白话文百人百论之梁漱溟、陈垣、汤用彤李春阳;245-256
来稿须知2
侯广信作品侯广信;257